當丹尼爾?泰斯宣布放棄重返 NBA 的選項,繼續留在摩納哥籃球俱樂部時,這位 33 歲的內線球員正式與 NBA 賽場漸行漸遠。從凱爾特人時期的替補悍將到歐洲聯賽的核心角色,泰斯的職業軌跡折射出無數 NBA 角色球員的生存困境與現實抉擇。
近日,泰斯在接受采訪時透露,他在上賽季離開NBA之前,曾收到紐約尼克斯的報價,但最終選擇加盟法甲摩納哥籃球俱樂部,而這一決定的關鍵因素,竟是前歐洲籃球傳奇瓦西里斯·斯潘諾里斯的一通電話。
泰斯的NBA生涯堪稱“流浪漢”之旅——2017年以落選秀身份加盟凱爾特人,隨后輾轉公牛、火箭、步行者、快船、鵜鶘和雷霆,共出戰411場常規賽,場均7.1分4.7籃板,投籃命中率53.6%。
上賽季,他與鵜鶘簽下1年300萬底薪合同,但僅打38場就被交易至雷霆,隨后遭裁6。盡管仍有NBA球隊(如尼克斯)伸出橄欖枝,泰斯最終選擇加盟摩納哥,原因很簡單:“我想要一個更重要的角色。”
這一決定立竿見影——在摩納哥的15場比賽,泰斯場均貢獻11.7分5.5籃板,投籃命中率60.3%,三分命中率42.3%,遠超NBA時期的數據。
盡管他與摩納哥的合同包含2025年跳出選項,但泰斯并未選擇重返NBA,這意味著他的NBA生涯可能就此終結。
泰斯的離開,某種程度上是時代趨勢的縮影。當今 NBA 對內線球員的要求愈發嚴苛,既需空間能力又需體型優勢,33 歲的他身高僅 2 米 03,防守端已難掩下滑,換防速度不及巔峰,三分穩定性波動較大(生涯單賽季命中率最低僅 29.8%)。
即便能在 NBA 獲得 10-15 分鐘的替補時間,也難逃 "一年一簽" 的漂泊命運。相比之下,歐洲聯賽更看重他的經驗與終結能力,核心地位帶來的職業尊嚴,或許比 NBA 的底薪合同更具吸引力。
未來,泰斯或許會在歐洲聯賽繼續發光發熱,甚至幫助摩納哥沖擊歐冠。但對于NBA球迷而言,那個曾在凱爾特人季后賽拼殺、在火箭短暫首發的藍領中鋒,恐怕再難回歸。
乒乓球亞洲杯延期:賽事調整背后的思考近日,亞洲乒乓球聯合會宣布,原定于今年舉辦的乒乓球亞洲杯將延期舉行。...
2025-09-06激情賽場:中國男籃的直播時刻在中國,籃球不僅僅是一項運動,更是一種凝聚人心的力量。每當中國男籃的比賽來臨,...
2025-09-06作者 | 劉娜首發公眾號 | 閑時花開晝漸涼,夜漸長,又到一年開學忙。昨天看到一個新聞:《全紅嬋上大學!院長是蘇炳...
2025-09-06明天凌晨三點,2025年美網第一場半決賽隆重舉行,世界第二阿爾卡拉斯VS世界第七德約科維奇,一位是生于2003年5月...
2025-09-06北京時間9月5日,歐錦賽小組賽最后一輪比賽,斯洛文尼亞男籃106-96戰勝以色列男籃。按照FIBA規則,每場比賽正式跳...
2025-09-06